《异化与悖论》 关于32学时的木雕实验课 “那黑漆漆的美学探究”作品展

发布日期:2024-04-16    浏览次数:

《异化与悖论》

关于32学时的木雕实验课

“那黑漆漆的美学探究”作品展


前言:

对于美术学的研究生来说,材料性的感知和了解或许对他们架上的绘画会有所帮助也或者更加困惑,解惑是对于他们更好的认知绘画本身,对于叙事文本的拓展训练尤为重要。而对材料多样性的自身和绘画语言的关系表达更是一种延伸和艺术语言的多重隐喻,它结构了原有绘画的叙事方法并建构了新的语言方式。对于古典和传统它把现代美学形式化和材料的多样性融合为之。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语言和形式是牢固不变的,所谓的综合材料的介入就是对传统和古典的一次补救和时代融合的血液。而我们这次材料的实验性训练就是打破了材料自身内外在属性的一次尝试。木材的温润亲和力和可塑的属性在火的燃烧下改变了这些。黑漆漆的碳化的表面已变的面目全非。所有木材的原有功能性都不存在了。但这些改变对于美术生和艺术家来说更是一种有趣的尝试和不一样的感受。对于绘画语言的丰富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还好这次同学们在我的诱导鼓励下勇敢地对木板进行切割雕琢并让火焰在木板上燃烧碳化,使之生成了一种新的形态物性。并通过嫁接,物化的重组,生成一种新的语言关系,并使之延伸了物化的精神生命意义的属性。使物的本身有了涅槃重生后的精神对位。特别是对于艺术生的综合材料的训练和心理感受尤为重要。可惜没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尝试,让他们在破坏中建立新艺术语言秩序,好在已经开始了这些改变了。正是因为一次偶然性我们的祖先发现和利用了天火和木材的燃烧启发点燃了文明进化的火种,文明需要不断的修正提高,艺术需要不断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维意识,并于当下的建立新思维新审美新理念新美学产生互动和共鸣。维如此艺术才会有新生命新活力。



——李由(授课教师)




感受了一场“让艺术发生”的木雕实验艺术展,传递木雕温度与艺术共融、自然生发,不刻意的态度,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木雕艺术的魅力在迸发。22级的美术领域(油画)硕士研究生在李由教授的《木雕实验课》上的的创新成果,正在通过学校图书馆的高量级输出,打破了艺术、研究生教学、学生创作和公众的“孤岛效应”,以充足的在场感营造出艺术教学实践的引力场,感谢李由教授和22级的美术领域(油画)硕士研究生带来此次鲜活且有生命力的作品展,引发我们将持续思考与实践“艺术教育、艺术创作的意义何在?”



——杨琳(研究生教研室主任)




45A1F

22F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