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学院举办“从母亲的艺术到时尚的艺术”讲座
![3E1AE](/__local/3/6C/FE/4D38EFCA484C72A67B08B66BC2D_2BD55EC0_3E1AE.jpg)
11月2日,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艺术学院主办的“从母亲的艺术到时尚的艺术”线上讲座在腾讯会议如期举办。主讲人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教授为国际艺术学院百余师生带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的艺术洗礼。
面对西方的设计潮流,中国的设计它应该呈现个什么状态?
中国设计的话语权在哪里?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的出路在哪里?
围绕着这些问题李超德教授立足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从传统工艺刺绣入手,阐述了如何从传统手工业中汲取营养向现代艺术进行转换。他以苏州刺绣为例,以中国5000年的文化积淀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为背景,深入阐述了工艺美术与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考。
![](/__local/D/46/F7/6ED3112CB647578B4906B816936_5DBFEBB0_17892E.png)
刺绣作为民间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符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如何让它再一次真正走进我们的现代生活?如何凸显中国时尚的魅力?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于当代中国设计的思考。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李教授认为可以从“创造性转化”方向探究一条保护、研究、传承、发扬、活化、设计、市场、价值、生活、经济融合发展之路,让传承变为一种经典,让生活随处体现匠心品质,让大众享受中国智造。他强调立足当下探讨未来中西文化融合与发展是一个现实问题,讨论非遗不仅仅是保护传统文化,让非遗留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是创新性的活化中国几千年精粹文化,从而走上以艺术引领设计、设计引领生活的创新发展之路。他坚信以中国的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把握话语权,让中国创意设计得以全球推广势在必行。
最后,李超德教授针对学生们提出的“传统刺绣与工业刺绣”、“现代中国风的设计”等问题给予了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师生们对“传承与创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讲好屮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等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其内涵的理解,他们纷纷表示要潜心钻研专业知识、设计出更多文化创意作品,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
![](/__local/A/48/CD/5F1B8E241EDC1712B3831280978_59A79410_FCF90.png)
本次讲座是国际艺术学院“花开五月”艺术节的传统环节,旨在通过聘请专业权威专家解读行业发展现状、分享领域前沿理论来拓展师生专业视野,充实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以此带动我院学科发展在“十四五”期间攀升新高度。